廚房中除了油、鹽、醬、醋外,食用堿、小蘇打也是烹飪美食經常用到的調味劑,雖然這兩個物品在外形看起來幾乎一模一樣,但是他們兩個在本質上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如果你還傻傻分不清楚,那么不妨通過本文來了解一下。
小蘇打和食用堿是兩種不同的物品,外形與白糖類似。食用堿本身就是純天然的物質,呈現(xiàn)白色粉末狀;小蘇打一般用于發(fā)酵食物,有保護胃黏膜中和胃酸的作用;食用堿有極強的腐蝕作用,常用于食品保鮮,不可以直接食用。
這兩者雖然在外形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卻存在著天壤之別,下面醫(yī)生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食用堿和小蘇打兩者之間的區(qū)別。
小蘇打有一個專業(yè)的名稱——碳酸氫鈉,白色細小晶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小蘇打是弱堿與弱酸綜合后生成的酸式鹽,溶于水時呈現(xiàn)弱堿性,由于這個特征所以用作食品制作過程中的膨松劑。
在生產饅頭、油條等食品時把蘇打粉溶入水中拌入面粉內,加熱后分解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溢出可使食品更加蓬松。
【小蘇打的功效與作用】
中和胃酸
胃酸可以促進機體的消化,胃酸過多則會損傷胃腸道黏膜。小蘇打呈堿性,可以與胃酸中和,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但是這種中和作用的發(fā)生會產生少量的二氧化碳,一般與碳酸鈣和氧化鎂搭配使用。
防止高尿酸血癥和痛風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體內的尿酸含量過多,無法排出體外,這個時候補充小蘇打可以起到堿化尿液、促進腎臟排泄的作用,預防痛風的出現(xiàn)。
治療代謝性酸中毒
小蘇打為堿性,口服小蘇打可以治療輕度的代謝性酸中毒,但是重度代謝性酸中毒醫(yī)生一般不建議口服小蘇打,而是采取靜脈注射的方式。
食用堿呈現(xiàn)固態(tài)圓形,白色,食用堿并不是常用的調味品,而是一種食品疏松劑和肉類嫩化劑,能夠使干貨原料迅速漲發(fā)、軟化纖維,可為食品帶來色香味,增強人物的食欲,食用堿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上,如面條、面包、饅頭等。
食用堿是純堿,小蘇打是由純堿的溶液或結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制成品。
【食用堿的功效與作用】
1、在醒面的過程中由微生物菌種轉化成酸,面糊進行后會氧化,所以要加食用堿把酸給去掉,才能夠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面點。
2、食用堿能夠中和墨綠色水果中因為化肥使用過多沾著的檸檬酸和硫化物,進而能夠挽救綠色水果的顏色,并且去除化肥對蔬菜水果的污染。
3、食用堿能夠釋放出來玉米種不容易釋放出來的維生素B3,長時間吃玉米的人不會因為玉米中的維生素B3缺乏而患上癩皮病。
4、中合胃酸。針對胃潰瘍以及胃病病人具有養(yǎng)胃護胃的功效,但是食用純堿和胃酸反應造成Co2反應強烈,加熱反應過快,對胃潰瘍患者不友好。
使用方法不同
小蘇打并不需要用水化開,只需要放入想要發(fā)酵的面粉中再加入水充分攪拌即可,使用小蘇打制作出來的面食有一股甜味,這是因為它本身就具有堿性。
食用堿的使用方法比較簡單,但是在使用之前首先要用水化開,主要是干貨膨脹或者軟化纖維成分,能夠有效的祛除其食物中的酸味,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各種面食的制作,如蒸饅頭、花卷等都需要用到食用堿。
使用途徑不同
使用堿作為純堿主要被用來制作腌制肉類食物,因為它溶于水,如果用小蘇打去腌制的話,就可能會出現(xiàn)一坨坨的現(xiàn)象。除此之外,食用堿還有中和酸性物質的作用,在制作酸性美食時往往需要加入一些食用堿來中和酸性。
小蘇打的酸性比較弱,不太容易溶于水,所以在使用小蘇打的時候主要被用作膨松劑,在制作油炸食物的時候往往會往里面加入一些小蘇打,因為小蘇打在高溫的情況下會產生二氧化碳,從而達到蓬松食物的功效。